找到相关内容357篇,用时3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简论天台宗和华严宗的佛教思想

    宣扬《涅檠经》,成论师宣扬《成实论》,三论师宣扬《百论》、《中论》、《十二门论》,论师宣扬《经论》,摄论师宣扬《摄大乘论》等)的话,那么隋唐佛教则在此基础上,开始融会和贯通印度各派的佛典思想,并与...、《大乘起信论义记》、《大乘起信论疏》等,但皆已佚失。  智俨的佛学思想,主要是发挥《华严经》的无尽缘起说,宣扬一多相摄圆融无碍的思想。具体说,他的思想主要表现在“玄门”和“六相义”的两个基本思想...

    许抗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4665370.html
  • 龙树的净土思想

     共罗什法师译出。释品内,至第二,余文以耶舍不  诵,遂阙解释。(大正五一、一五六中)  因此,今日所传的罗什译文,之中,只有初和第二的释论就结束了。本来的原本,如世亲的《经论》所说...卷下(同四六六上)等,所以,到了唐代初期,《十二礼》才开始被认为是龙树之作。  又,自往昔,《入楞加经》的偈颂品说,龙树下得初欢喜,往生安乐国” (《七卷楞伽经》六,大正一六、六二七下;《卷楞伽...

    袁淑真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2765648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的传播

    为主。六经为:《华严经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》,《阿毗达磨经》、《楞伽经》、《密严经》。十一论为《瑜伽师论》、《显扬圣教论》、《大乘庄严论》、《集量论》、《摄大乘论》、《经论》、...,或者佛陀影响所及,可能拥有的地区与人数,那是很难确断的。我们可以认定,当他住世,和示寂后的一、二百年间,佛教传播所及的区间范围大致是:北到喜马拉雅山的南麓,如尼泊尔等;南至频阇山脉;西到摩头罗;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31165786.html
  • 汉传佛教中的五位大菩萨

      传承弥勒学说,有无著、世亲兄弟。无著造有《显扬圣教论》,《大乘阿毗达摩集论》《摄大乘论》等。世亲造有《摄大乘论释》,《经论》,《唯识三十颂》,《唯识二十颂》等。世亲之后,又有护法,安慧等大...皆彻性原。又译妙吉样,因他出生时,家里出现大吉祥瑞兆。(一)天降甘露,(二)涌七珍,(三)仓变金粟,(四)庭生莲花,(五)光明满室,(六)鸡生凤子,(七)马产祥麟,(八)牛生白犊,(九)猪诞龙豚,(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0066516.html
  • 无诤与圆融——《维摩诘经》的核心义理对宗教对话的贡献

    出版社,1999年5月版,页161。一行禅师原文很长,此处引文是译者的缩略。  [③] 僧肇:《不真空论》,《大正藏》册45,页152.1。  [④]天亲菩萨造,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:《经论》,...施教、自利利他等原则出发,圆满处理了种种复杂的关系,这些善巧而智慧的方式对今日的宗教对话仍有启发。不过,原始佛教的经典虽然记录了佛陀及其弟子与其他教派的交往,但对其中贯彻的理念探讨较少。这一缺陷在大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0966653.html
  •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讲要

    因果平等无有差别,揭示论旨,故名《大乘法界无差别论》也。  是论作者坚慧菩萨,史实不详,译者仅云中印度人,佛灭七百年出,由彼曾注世亲《经论》,审知当在世亲后也。又元魏时译典有《究竟一乘宝性论》,初...根是内法细故,虽净色根与染不相应,犹是业力感故,非心性匹。七者圣所行相,此心法性是佛境界,於此犹如隔纱望月,遑论二乘。以上四相明所知境。下三相中明一切法所依,八者一切法所依相,九者非常相,者非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2366670.html
  • 大乘起信论考证

    》的关系断定它为伪书。再由思想一方面看,望月以有关如来藏、阿黎耶、佛身论等问题为中心,从它和当时论(《经论》)、《摄论》(《摄大乘论》)、乃至《楞伽经》的交涉上,比较推论,断定《起信》的思想发生...各种经论中关于三身的梵本原语看,并非只简单一类,而且由思想史上说,佛的三身问题,也不像一般人所想像的到龙树以后才发生。所以用它做材料断定《起信》的年代,还须斟酌。现在由《金光明经》、《经》、《大乘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5266700.html
  • 隋唐佛教史及汉传佛教大乘八宗

    义学,于开皇十二年选聘当时各学派著名的高僧硕德,以长安为中心,依不同经论进行系统教学,计分为“五众”:大论众、讲论众、讲律众、涅槃众及众,每众各设众主一人,以领导教学。“二十五众”,亦为开皇十二...密严经》)。十一论:《瑜伽师论》、《显扬圣教论》、《大乘庄严论》、《集量论》、《摄大乘论》、《经论》、《分别瑜伽论》、《观所缘缘论》、《唯识二十论》、《辩中边论》、《阿毗达磨集论》。  □华严宗以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3668248.html
  • 新罗僧与唐佛教

    摄论师起了很大的作用。  《论》是《经论》的略称。研习和弘扬《论》的学僧即被称为论师。此论在北魏永平元年(508)译出,论师一直成为北朝佛教的最上层。周武毁佛,论师受到严重打击。至隋初而《...在中国早期佛教中很少流传。以藏菩萨命名的经典,最早见于《大集经》类,至唐玄奘译出《大乘大集藏菩萨轮经》,被重新提起,实际上大力加以弘扬的主要是新罗僧。上述唐以前出现的《占察经》,即记为藏菩萨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5468674.html
  • 试论吉藏的净土观

    著作中,对当时流行的主要佛典,除《成实论》、《经论》和《摄大乘论》三大系统以外,都有所涉猎,或概述,或专论,或注疏,纵横驰骋,尽情评说。其中,关于净土经典的疏释有《无量寿经义疏》1卷、《观无量寿...土。”[5]就是说,因为这五种佛土都是众生自业招感,所以从众生的角度来说,皆是众生之报土。但诸佛要入此土中教化众生,故从佛的角度看,则是佛之应土。众生之报土既有五种,相应,佛之应土也有...

    华方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4868914.html